1月10日,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获悉,2021年,经过深入调研分析,钢协提出了旨在加强资源保障的“基石计划”建议,明确了铁资源的废钢、国内铁矿、海外铁矿三大来源在2025年、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的供给目标。目前,正式报告已分别上报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。
据了解,2021年,钢协会同钢铁企业组建了协会“基石计划”推进工作组,积极推动相关工作落实、落细、落好;起草了《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,增强我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报告》报送自然资源部,积极推进国内一批铁矿资源项目的实施落地,部分铁矿开发项目已取得积极进展。
会长报告中对比了2020年、2021年我国铁素资源的供给结构情况。他指出,2020年,我国进口铁矿11.7亿吨、国产铁精粉2.71亿吨、废钢消耗量2.3亿吨,对钢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2%、15%、20%,铁合金为3%,其中国产矿和废钢贡献率合计为35%。2021年前10个月,进口铁矿石、国产铁矿石、废钢,对钢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0%、15%和22%,铁合金为3%。国产矿和废钢贡献率合计为37%,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。“随着废钢使用量增加和国内铁矿生产保持稳定,我国铁素资源供给及结构逐步优化。”报告强调。
会议指出,2022年,钢协将积极组织推进资源保障“基石计划”。
一是建立推进工作机制,发挥好新成立的由重点企业参加的“基石计划”推进工作小组的作用,定期召开协调推进工作会议,推动相关问题协调解决。
二是完善细化“基石计划”方案,对国内新增产铁矿开发、境外新增权益铁矿、废钢资源等进一步梳理核实,提出完整的计划方案。
三是加强国内矿开发情况调研,督促“基石计划”任务落实,及时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汇报,确保一批优质铁矿项目建成投产。
四是有针对性地推进境外项目投资和开发,提升海外权益矿比例。
五是推进国内废钢铁资源的回收、加工、配送及流通体系的完善, 尽快解决废钢税收和开票难问题,落实好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,平抑“税收洼地”带来“票货分离”的影响,促进废钢资源产业健康发展。
来源:冶金信息网 2022-01-11 16:57